今天是
搜索   

关于对市政协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第20210063号提案的答复

日期:2021-11-01
 关于对市政协第八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20210063号提案的答复

B

 

熊前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突破性发展我市健康产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紧贴我市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紧跟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一、生物技术与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稳中向好。葛店开发区已经聚集了爱民药业、人福药业、康源药业、嘉必优等60余家生物医药类企业,已有规上工业企业24家,2020年实现产值103亿元,占全区规上企业总产值的20%。

(二)行业细分领域优势明显。葛店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已基本形成十大类主导产品并在行业细分领域优势明显,主要有爱民药业七叶皂苷钠为主导的纯植物提取药类别;远大弘元氨基酸系列产品为主导的氨基酸、膀氨酸类别;科益药业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及其系列制剂为主导的抗病毒药物类别;人福药业甾体技术及复方米非司酮为主导的计生用药类别;康源药业西山牌“麝香壮骨膏”、“麝香镇痛膏”、观音阁牌“阿胶”、“龟甲胶”为主导的中药类别等。

(三)产业链条较为完备。葛店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涵盖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中成植物药制造、中成药制剂、生物生化制品、食品添加剂、生物饲料、动物疫苗、药品包装等子行业为基础的完备产业链条;构建了以化学药生产为基础,以中药和天然药物开发和生产为特色,以新剂型、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为战略方向的产业格局。

(四)生物医药研发平台逐步完善。李时珍药物研究院。由武汉爱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创建,占地54亩,投资近亿元,研发仪器设备原值超过1500万元。现已建成实验楼7000㎡,中试车间14000㎡。研究院下设天然药物研究所、中药现代化研究所、化学药研究所、植物护理研究所及健康食品研究所五大研究部门。现已先后组建包括湖北省天然组分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臭氧医学应用研究中心等多个技术平台并成功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开发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平台。2019年被湖北省科技厅正式确定为湖北省重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有药物研究院,由武汉中有药业公司出资兴建,该研究院在心脑血管类、消化类、精神类及抗肿瘤等疾病领域已按国际标准完成了多项API的创新技术研究,尤其心脑血管及精神病类药物的研发更走在了国际前沿,即将提交5项API的DMF文件。该研究院以创新药物研发为主要方向,拥有研发人员90余名;在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注册分类1类新药5项。人福药业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爱民制药省级技术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嘉必优省级技术中心、远大弘元省级技术中心8家,企业内部研发中心20家。

(五)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葛店开发区实施的科技创新项目60项,其中生物医药类科技项目16项,包含真福医药项目、体外诊断试剂项目、溶瘤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注射液(OH2)、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试剂盒项目、湖北滨会协和精准医疗研究院、朗泰生物、铂华基因、佳学基因等项目,该类科技类项目瞄准生物医药发展前沿,轻资产、小规模、起步快、科技含量高、发展迅速,成为基地新增长点。

二、存在的困难

(一)健康产业增长后劲不足。一是缺少叫得响的医药龙头企业,企业多小散。二是企业盈利能力减弱。动力成本上升、市场需求放缓等多重矛盾叠加,导致许多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挤压了企业盈利空间。三是新投产项目较少。近两年新建的大型医药工业项目较少;项目建设进度放缓,受大环境影响,企业投资减缓,部分项目开工之后,建设进度缓慢,投产日期延后。

(二)科技创新氛围不浓。企业研发人才缺乏,研发平台不足,创新机制、创新氛围未形成,创新能力和发展动力不足。传统企业如人福药业、爱民药业、远大弘元、浩信药业、科益药业等,虽依托科研究所和大专院校,具有一定的科研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但研发动力不强,投入不够,对产品升级、技术优化和管理体制的创新意识不强,导致企业不能突破性发展。

(三)发展资金捉襟见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较突出,产业基金等融资渠道单一,银行存在惜贷、抽贷、压贷、断贷,部分项目资金链问题严重,流动资金不足制约着企业发展,尤其是中小微生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或政府扶持资金的难度大。

(四)城市建设相对滞后。一是城市服务功能不完善。生活设施缺乏,教育医疗配套短缺,高端人才、外来就业人口难招难留。二是城市建设项目推进速度不快。

(五)环保转型压力较大。由于前期重发展、轻环保,环保责任意识欠缺,对环境资源破坏较大,致使企业标准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企业转型成本高,有一部分企业甚至面临关停并转。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顶层设计。一是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根据我市健康产业发展的容纳性、承载力与未来需求,高标准制定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产业精准定位与科学发展。二是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围绕土地供给、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等要素,制定专项政策,培育和扶持健康产业做大做强。三是与武汉相关产业错位发展。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错位发展,在产业谋划和招商引资上侧重于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药物流等产业细分方向,同时发展满足及时高效性的血液制品、器官移植、干细胞、基因检测等临空医疗产业。

(二)加快武鄂协同发展、推进武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目前两区之间现已有武鄂高速、316国道、高新大道、武九铁路、武石武冈城际铁路等交通干线。下一步将筹划推进交通多线对接,形成与武汉同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快葛店开发区人民西路与东湖高新区科技一路对接、葛店开发区高新四路与东湖高新区科技一路对接三条断头路动工建设。积极与武汉公交集团协调对接,加快与武汉公交一体化进程。

(三)唱响葛店·中国“药谷”,做实国家火炬计划葛店生物技术与医药特色产业基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及相关省市文件精神,葛店开发区出台了《葛店开发区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开发区将设立2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对首次在葛店开发区注册成立独立法人的医药销售公司给予一次性200万元的GSP认定资金支持。鼓励医药企业做大做强,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2亿元、5亿元、10亿元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一次性奖励。同时扩大授权使用“药谷”商标的企业及产品总量,不断提高企业使用“药谷”注册商标的比重,增强影响力。

(四)补齐城市短板,不断完善配套建设。按照“宜居宜业”的要求,全面推进城市建设。重点抓好的地铁十一号线延伸、人民西路、高新四路西延三条对接武汉动脉建设,推进疏港大道、莲花大道、沿湖大道“两纵一横”区内骨干路网建设,启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南站CBD、葛店新城、地铁11号线延伸葛店,加紧推进华中师范大学鄂州校区、鄂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电商大学、湖北省中医院武东分院、葛店高中、城市湿地公园等城市配套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城市CBD中央商务区建设,筹建会展中心、体育中心、文化中心等一批重大城市功能项目。

(五)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力。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架构,积极推进大部制改革,科学配置职能机构。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建立完善政府部门职责清单、审批清单、投资负面清单、收费清单制度。全面深化执法和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机构独立、人员编制独立、执法主体资格独立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全面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与创新,全面实施企业设立“一口式”、产业项目“一体化”和政府投资项目“一条龙”等行政审批方案。

(六)进一步加快人才培育,建设人才强市。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实施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计划,加大创新创业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引进培育力度,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围绕创新团队、核心人才和项目等技术载体方,重点引进高级技能、经营管理和创业型人才,加快吸引和集聚国内外优秀科学家、科技大奖获得者、重大前沿核心技术掌握者等优秀领军人才或团队来我区创业。建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绿色通道”,建立高端人才引进和跟踪服务机制,用好和留住人才。

(七)鼓励科技创新,强化发展动力。一是大力支持湖北李时珍药物研究有限公司运营的湖北省中药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中药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攻关,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相关科技型企业,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中优先安排项目,同时积极推荐湖北省中药产业技术研究院相关企业申报并承担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二是在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中设立了成果转化专项,引导相关企业联合专家教授团队,联合攻关核心技术,就地转化科技成果。在新冠疫情发生后,及时设立应急专项,快速立项支持相关企业开展防控药物研发和成果转化。

(八)构建生物医药(含医疗器械)招商引资产业链。构建市领导领衔推进市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牵头部门协调落实生物医药(含医疗器械)招商引资产业链擦亮葛店“中国药谷”金字招牌,深化与武汉东湖生物城协同合作,以葛店大健康产业园为重点,围绕生物制剂、新型疫苗、细胞因子药物、多肽药物、血液制品等领域,加强在生物技术药研发和制造方面的创新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积极引进行业龙头企业,鼓励爱民制药、康源药业等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引导医药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利用鄂州花湖机场核心物流枢纽功能,依托锐世医学影像等药械企业,加快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拓展器官移植、手术器械租赁等服务型制造产业。到2025年,生物医药(含医疗器械)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

 

 

 

鄂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831

 

 

 

 

 

 

主管领导:李从钦,联系电话:027-60660856

办 人:汪少康,联系电话:027-60660808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7000045 鄂ICP备05017375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通信地址:湖北省鄂州市滨湖南路66号
邮政编码:436099 网站电话:027-60660801  网站信箱:ezswsj@126.com
站点地图  后台管理 点击总量:

线下政府信息查询地址、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鄂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单位地址: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66号

联系人: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660801